7月29日,交通运输部在苏州举行全国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士调研苏州工业园区内河集装箱码头等地,并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通过交通来引导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需求更为迫切,推进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当下可为未来可期。
内河航运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29日,盛夏的早晨,吴淞江沿岸的苏州工业园区港开始了一天的繁忙,几艘满载集装箱的货轮即将离港。
苏州工业园区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经济产业集群,形成苏州制造、上海进出的高度匹配和紧密合作关系,主要进出口货物种类有机电、光学、医疗设备仪器等,去年集装箱生成量约60万标箱。
江苏内河航道里程和密度均居全国之首,从长远看,充分发挥内河航运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经济优势,推动运输结构调整、中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降低物流成本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必经之路。
“园区港计划到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万标箱/年,到2025年集装箱吞吐量计划达到20万标箱/年。”苏州市交通局港航处处长徐明华介绍,目前已开通园区港至上海港集装箱内贸“水水中转”航线,园区港至宁波港集装箱外贸“陆改水”航线,园区港至外高桥港区集装箱外贸“陆改水”航线。今年8月园区港计划开通至太仓港外贸集装箱“陆改水”航线,年底前开通至洋山港外贸集装箱“陆改水”航线。
“水运在江苏综合交通运输中占据半壁江山,显着降低综合物流成本。”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表示,目前我省正聚焦“苏北—太仓”“苏北—连云港港”“苏南—太仓”三大核心通道,加快构建全省内河集装箱运输体系,着力提高水水中转比例,并通过研究合理扶持政策,吸引公路集装箱长途运输向水上转移。
“一盘棋”提升水运综合服务水平
目前,江苏正全方位整合沿江锚地、岸线、集装箱航线资源,构建港口投资、开发、运营全省“一盘棋”格局。
“我们正全面启动宁镇扬组合港商务、调度、财务‘三大中心’建设,先期统筹南京港‘三大中心’,跨江发展、跨市经营。”江苏省港口集团副总经理兼南京港集团党委书记唐洪生介绍,同时打通长江上中下游及运河转运信息通道,汇集南京口岸中转的长江内支线、国际航线、穿巴等船货信息,放大中转和集散功能,为南京集聚航运资源。并以龙潭集装箱公司为基地,建设面向长江江苏段全流域、集商务和调度於一体、兼顾多方需求、提供全面服务的现代化调度指挥中心。
省港口集装箱“大平台”正加快打造面向全省的港口服务窗口,目前平台已拥有注册用户4300多个,覆盖南京地区110馀家内外贸干线船公司,100多家内外贸驳船代理公司,500多家运输车队,4300多辆集卡车。在省港口集团总体战略布局中,南京、苏州牵手,共同打造长江江苏段上下游两大枢纽港,集装箱、大宗散货两大事业部穿透股权,统筹全流域。
“提质增效是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长航货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正推动企业从“船、港、货”经营向“货、港、船”一体化经营转型,从传统航运企业向数字智能、线上线下一体化企业转型,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同时,满足客户对服务集成化的需求,目前多式联运、全程物流业务已占公司业务的70%以上。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副总裁王海建说,与太仓港开展实质合作,联手打造江海中转系统以来,有效缓解外高桥港区支线泊位紧张的压力,实现与太仓港互利共赢。
加强绿色航运基础设施建设
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对构建航道、船闸、船舶、港口等设施相互协调、标准统一、生态优良的内河航运体系提出要求。
我省全面提高港航基础设施供给水平大幕已拉开。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薛扬说,将充分发挥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海江河一体化优势,建设以长江和京杭运河为骨干、干支网络衔接、江海河联网互通的“两纵五横”高等级航道网络,加快推进省干线航道达标进程,千吨级航道联通85%左右的县级及以上节点、58%左右的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和50%以上的沿海主要港区和全部的沿江主要港区,促进运输结构调整,以高质量的内河航运支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将确保全省干线航道网达标里程达2325公里,确保魏村枢纽扩容改建工程、京杭运河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年内开工。确保通州湾内河疏港航道(新江海河、东灶新河)整治工程顺利推进,配合推进新出海口规划建设。确保锡溧漕河宜兴段、申张线张澄段等工程推进中的难点问题形成初步解决方案。
推动内河航运优先发展,重点需发挥港口枢纽作用,提高铁水联运、江海联运、水水中转比例。陆永泉说,我省还将推进沿江沿海港口泊位等级、能级提升,协助推进疏港铁路建设,加快连云港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铁路专用线、苏州港太仓港区铁路支线等建设。
江苏省已完成港航信息系统重构初步设计方案,对原有港航信息化系统进行模块化整合升级,并配合港口企业探索建立内河集装箱港口与沿江港口间的集装箱水水联运信息交换共享渠道,提升共享水平。
(来源:新华日报)